转自 上海科技
随着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显示度提升,上海国际孵化业务的贡献度亦可圈可点:对外有效融入全球创新创业合作网络,深耕亚太、金砖、欧洲、北美各大渠道,积极达成平等对话及创新合作;对内精心构建双创资源“引进来走出去”协同服务,以公共机构专业协调人优势,撬动一批本土孵化载体紧密合作,共塑国际双创联动体系。
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国际合作的意义何在?上海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给出了“开放合作更见长远”的答案,这一初心使命延续至今。
先行先试开放合作
踩准跨境协同节奏
上海孵化国际合作历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直至2000年世界孵化器大会在沪举办时,这里已初显成果:科技部火炬中心授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牵头联动的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IBI)“一器九基地”模式已成型;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国内首批国际科技园区及创新区域协会(ISPA)A类会员所带动的跨境合作业务已展现活力。
此后十年间,上海孵化行业继续开拓“引进来走出去”业务:2002年,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联合发起亚洲企业孵化协会(AABI);2008年,作为国内首家获商务部批准的孵化器海外办事处,上海科创英国办公室在英国盖茨海德市开幕,成为中欧企业软着陆服务的重要支撑。
来到2012年,以科技部授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新台阶,上海国际孵化开启高光十年,持续焕发领头羊优势:当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牵头运营欧洲企业服务网络(EEN)华东中心,加快了中欧双创载体及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2016年,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全国首发跨境业务社群“创业首站(GATEWAY)”,开启跨境加速的系统化版图;2017年,张江药谷、漕河泾、慧谷、同济、杨创等上海多家载体接力的IBI国际企业孵化器研讨班迎来20周年,累计培训五百余名海内外孵化经理,并启动从闭门式援外培训向开放式专业研讨的业务转型;同年,张江建成“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器”、漕河泾启动“国际孵化联合体”;2019年,意大利全球加速营在上海精彩收官,成为全国首个由公共机构协同多家载体高效联动、同频交付的跨境加速营新样本;2020年至今,上海孵化行业的跨境加速、垂直对接、开放创新、网络协同等标志性业务均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有序推进并保持韧性,持续助力创新经济发展和创新环境建设。
厚积薄发协同发力
深耕全球合作网络
随着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显示度提升,上海国际孵化业务的贡献度可圈可点:对外有效融入全球创新创业合作网络,深耕亚太、金砖、欧洲、北美各大渠道,积极达成平等对话及创新合作;对内精心构建双创资源“引进来走出去”协同服务,以公共机构专业协调人优势,撬动一批本土孵化载体紧密合作,共塑国际双创联动体系。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跨境多边网络的构建者,上海一直以孵化行业群像优势开拓国际业务,先后承担了多个国际创新网络在中国区的枢纽:亚洲企业孵化协会(AABI)理事单位及秘书处所在;欧洲企业服务网络(EEN)华东中心牵头单位;国际科技园协会(ISPA)亚太区主席所在;iBRICS创新金砖网络中国联络站等。以亚洲企业孵化协会(AABI)为例,既有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作为理事成员及秘书处单位直接参与平台运营;亦有漕河泾、浦软、杨创等载体先后入选AABI亚太最佳孵化器,展现上海孵化业绩实力;更有泰坦科技、七牛云、来也科技等一批企业先后荣获AABI火炬最佳企业家奖,呈现上海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2022年是AABI成立20周年,基于其“国际性、权威性、专业性、民间性”四大特征,将持续助力亚太间多领域、多层次创新合作升级。
作为国内最先启动国际联合孵化的排头兵,上海以“创业首站(GATEWAY)”为业务平台,实现了多样化业务品类和组合式人才团队的双突破,为汇聚国际创新资源提供了最便捷有力的服务支撑。创业首站系市科委支持创设的业务社群,运营六年以来,30家优选载体共享资源库、共建服务链,已集聚海外合作渠道过百,并达成跨境孵化案例逾千。澳大利亚创客基地、意大利全球加速营、新加坡GIA、巴西跨境Camp、日本科创加速营等一批海外政府国家级项目,均由创业首站成员对口承接,高标准交付“诊断-咨询-适配-转化”全周期服务,彰显出上海作为全球科技项目链接中国机遇的“首站”意义。同时,每年发布的“创业首站”十佳榜单,以高品质跨境案例产出为上海国际双创生态不断注入新活力:既有海外创新项目软着陆的订制服务,也有本土科技企业走出去的组团对接;既有大企业资源助力初创的平台样本,也有成长型企业极速获能加速的个案示范。其中,海内外硬科技项目转化加速业务最见专业度,典型案例有嘉定育成中心一站式对接加拿大Orbiseed人工智能驱动3D建模项目的转化落地、创源科技服务吉凯基因达成基因靶标技术对美技术授权交易等。
回望近十年,上海孵化国际合作特点正更新迭代,“垂直行业聚焦”、“孵化能级提升”已成稳定基础优势,学术实践相辅、开放创新协同和离岸业态转型支撑起新一轮核心竞争力。
一项全英文国际期刊项目的转型重启,反映出上海孵化对学术实践双向融合的发展愿景。该期刊APJIE(亚太创新创业期刊)于2022年启动了新一轮运营,由亚洲企业孵化协会、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联合慧谷、同济、漕河泾、东部中心等孵化载体、平台机构参与支持,并由同济大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牵头海内外学者开展编审工作。谋之深方行之远,APJIE即是创新创业学术研究阵地,亦是实践经验对话交流平台,将直接呼应全球同行对亚太创新栖息地的关切,也将最大程度触达新一轮国际双创生态的新视角新业态。
一种特定的大孵化生态业务范式正在上海汇流成川,折射出上海载体对联合孵化的实践聚焦:跨国公司以其技术、市场、品牌等综合优势携手上海孵化器的创业服务势能,高效助推初创企业全球加速。微软、IBM、英特尔、强生、西门子、阿斯利康、博世、SAP、沃尔沃等跨国公司均已在上海构建创新孵化平台或设立类孵化职能部门;同时,一批上海孵化载体以其特定的产业资源积累及突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跨国公司构建开放式创新业务平台的重要合作力量。2019年在张江启动的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成为上海打造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重要载体之一,运营三年来赋能企业超160家。
一系列双向加速营及离岸创新基地的开拓试行,显现出上海孵化 “引进来走出去”交叉并行的战术魄力。2019年,XNode加速器入选“新加坡全球创新联盟”中国站承载方,并同步在新加坡设立基地,第一时间开启“新加坡科创企业来华+国内知名企业出海”双向加速业务。2021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与泰国孵化器及科技园区协会联合实施首个双向加速营,漕河泾、慧谷、莘泽、启迪、衍禧堂、浩汶生物等载体与泰方组建联合加速团队,促成中方医疗器械企业在泰试点项目的商务谈判,也达成泰方食品科技公司注册落沪的成功案例。随着数字经济赋予跨境交付更高弹性,上海临港集团也正在实施比利时泽布鲁日基地转型,从重资产运营向轻资产服务切换,“信息+服务+品牌”成为更高影响因子,对伙伴关系统筹、海外项目对接、本土企业跨境等核心业务施以更系统化布局。
孵化器是创新要素融汇之地,孵化器之间的跨境合作是创新知识交流、业务资源共享、服务能力互补的综合过程,十年摸索打底,二十年实践开拓,仍须长途奔袭不止!
(文中图片来源于相关机构)
来源: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