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氛围,2月7日上午,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带队赴市科技创业中心调研,详细听取市科技创业中心有关工作汇报。他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全市各类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扎实有效开展科技企业服务,奋力提升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质效,为推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2025“创·在上海”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征集通知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2025“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将于5月20日正式启动,现面向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征集优秀项目,有关事项如下:
本次集体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利用中国的体制优势推动人工智能的自主创新、产业应用和国际合作,同时加强相关监管和治理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突出了加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全球治理框架的建设。这些措施将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在全球AI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目标,上海市科委深刻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引导创新要素汇聚,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持续优化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公正公平、普惠包容的创新环境,构建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科技,一样能为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拿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举例来说,既需要前端的基础研究,需要中端成果转化,也需要后端的应用落地,而中后端,同样需要“敢干、敢闯、敢投”的浓厚氛围。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上海市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如期发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民晚报记者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了解到,下阶段市科委将对照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R)相关要求,持续激发科技企业主体活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优化营商环境。
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节后开工第一天,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主要包括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夯实营商基层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五方面举措。详见图解↓
聚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
强化战略布局
持续深化改革
一以贯之抓落实
推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打基础”“建框架”
向“强功能”加速跨越
……
2024年,上海
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化实施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抢占战略前沿领域制高点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构建开放创新网络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
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
达到4.4%左右
上海科学家在
《细胞》《自然》《科学》上
发表论文158篇
上海49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5200.73亿元
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全球创新指数2024》中
上海-苏州集群排名位列全球第5位
人才聚,城市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积极打造海外人才与各类用人主体的交流对接平台,12月19日,在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工作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浦东国际人才驿站承办的“海聚英才·海科汇——第二届海外名校STEM人才上海行”欢迎仪式暨人才交流会在浦东国际人才港顺利举行。活动受到全英华人教授协会、伦敦博士联盟支持。
2024年12月13日上午,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并主办的首届“浦江AI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出席会议。
浦江AI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年会”)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科创大会今天(12月5日)上午开幕。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开幕式上致辞,与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以及相关高校负责同志等共同启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治理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作大会发言。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浦东积极营造创新“核爆”生态,为未来产业厚植“创新土壤”。11月29日上午,2024浦东创新创业大会正式启动。大会多方联动,系统展示了浦东在科技企业梯度培育、科技金融支持、创新载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的重磅成果和创新举措。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院士,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委会委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肖功海,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翔,共同启动2024浦东创新创业大会系列活动。
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和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今天(11月16日)上午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市委书记陈吉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开幕式。
将前沿的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交易,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11月13日,以“跨界创新,携手同行”为主题的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长三角科交会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上海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面向全球招聘大模型人才。实验室现已推出书生大模型体系,涵盖书生·浦语、书生·万象通用基础模型及多个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同时,实验室构建了大模型评测体系(司南OpenCompass),以纯粹技术及中立视角,为业界提供能力指标参考和优化方向指引。秉持以开源开放赋能创新的理念,实验室通过推进书生大模型及工具链开源,已助力诞生创新项目近千个,与各界共同促进了AI生态繁荣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