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上海科技
8月29日上午,首届“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创新’十佳案例”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式上发布,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科技交流中心党委书记陈东、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共同为“十佳案例”获得单位颁发证书。在随即举办的“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协同创新论坛”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为论坛视频致辞,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外专局副局长黄红宣布启动“202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视频致辞
徐捷表示,作为我国外资研发中心最集聚的城市,上海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这“四大功能”,支持外资企业在上海这片热土实现了快速发展。希望上海进一步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科技合作,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机制、新模式、新经验,打造外资协同创新的样板,发挥更大的引领示范效应。
市科委副主任、市外专局副局长黄红宣布启动“2022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科委自2017年起打造的“在沪外资研发中心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已先后组织开展了近30场政策宣讲、企业对接、专题沙龙等活动,参加人数超千人,增进了外资企业对科创政策和规划的了解,促进了产学研及协同创新合作。为更好引导在沪外资企业与本土机构开展高水平协同创新,表彰在沪外资研发中心深度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自2021年起面向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经由科研、产业、政策、智库等相关领域专家对申报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力量、内容及成效等进行综合评价,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赢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在沪外商投资企业荣获“2021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创新’十佳案例”。
上述企业通过与上海本土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充分释放了自身“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突破壁垒,整合资源,实现了各方优势互补与深度合作,在加速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突破。如在共同搭建创新平台方面,梅里埃分别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博世、科思创分别与同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在联合开展科研创新方面,西门子以数字技术助力上海机床厂、申通地铁、爱驰汽车等;陶氏化学与华人运通联合开发汽车内饰新材料;赢创与联泰科技联合开发3D打印的工业级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共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巴斯夫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本土研发团队培养人才打通渠道;赛诺菲与原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设立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已资助282名优秀青年人才,奖金总额高达1300多万元;特斯拉与上海电力大学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在融入本地科创生态方面,联合利华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科研示范与引领作用;西门子、梅里埃、联合利华等积极参与科普等公益活动,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生物梅里埃大中华区联合实验室、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作法与收获。市科委相关部门,浦东新区科经委,杨浦、黄浦、静安、闵行区科委以及50余家在沪外资企业和研发中心、沪上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代表参加论坛。